罗俊院士合肥开讲“宇宙的涟漪”
大皖新闻讯引力波是空间和时间结构上的“扰动”,当宇宙中发生极端的天文事件,比如两个黑洞碰撞时,它们会在空间中激起“涟漪”,这些波动会以光速传播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引力波能揭示时空的本质,甚至是宇宙起源。11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应墨子沙龙之邀,来到中国
大皖新闻讯引力波是空间和时间结构上的“扰动”,当宇宙中发生极端的天文事件,比如两个黑洞碰撞时,它们会在空间中激起“涟漪”,这些波动会以光速传播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引力波能揭示时空的本质,甚至是宇宙起源。11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应墨子沙龙之邀,来到中国
2025年,人类引力波探测史迎来里程碑式突破。LIGO-Virgo-KAGRA国际协作组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发表研究:2024年10月至11月探测到的GW241011与GW241110两次引力波事件,揭露了宇宙中存在“第二代黑洞”的直接证据。这两个分别来自
根据一项近日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的新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个神秘信号,这个信号的特征暗示了它或许来自另一个宇宙。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2019年,LIGO与Virgo探测器记录下了一些异常的引力波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场持续时间不足十分之一秒的信号。这种短暂的引力波信号,与黑洞双星合并所发出的典型长时间鸣叫声大相径庭。对此事件的理想解释是两个黑洞在相遇中产生的GW190521信号。然而,
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道冰冷却不可逾越的“速度红线”——光速,每秒约30万公里。无论是科幻小说里的超光速飞船,还是人类最狂野的想象,都被这条红线无情地拦在门外。它就像宇宙为自己立下的规矩,谁也不能触碰,谁也无法逾越。但你知道吗?这个故事在2017年夏天迎来
我们现在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一般情况下粒子都在做无规律运动,运动的速度越快反映到宏观方面就是温度升高,所以温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粒子的运动产生势能和动能的集合体现。
你有没有遇见过这么个事儿哈:卧室里的床垫上搁着俩保龄球,等它们慢慢滚到一块儿的时候,原先各自有的凹陷就会合到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坑?
在探测到第一个引力波的十年后,全球物理学家继续推动引力波科学的发展,20亿欧元的爱因斯坦望远镜(ET)项目正朝着实现更高灵敏度的目标迈进。作为第三代引力波探测器的候选,爱因斯坦望远镜将建造在地下数百米的地点,目前有三个地区争夺其建设地点,科学家们正在就这些地区
引力波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新鲜。其实早在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时就指出,质量极大的天体在加速运动时,会在时空中激起类似水面涟漪般的扰动,这种扰动会以光速向外传播,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引力波”的现象。
十年前的昨天,2015年9月14日,地球经历了一次压缩和扩张运动,历时短短200毫秒,形变幅度约为氢原子大小的100亿分之一,小得不可思议。
2015年9月14日,LIGO探测到了来自黑洞碰撞的引力波。这一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言,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自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以来,引力波的存在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直到2015年9月14日,LIGO项目终于探测到了来自黑洞碰撞的引力
2025 年 1 月 14 日,一个清晰得前所未有的“宇宙音符”抵达地球。它并非光,也不是射线或粒子,而是来自遥远宇宙的一阵时空涟漪——引力波。这一信号被称为GW250114,源自两颗黑洞在 13 亿光年外的壮丽合并。
万有引力的成因主要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解释,即物体质量导致时空弯曲,其他物体在弯曲时空中的运动表现为引力。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则描述了引力的数学规律,但未解释其本质。
在浩瀚的宇宙深处,一场持续了数亿年的引力芭蕾正在上演。两个黑洞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螺旋接近,最终碰撞融合,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涟漪——引力波。自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科学家们已经记录了超过100次这样的宇宙事件。
谷歌DeepMind、LIGO(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团队和GSSI(格兰萨索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Deep Loop Shaping技术,将引力波探测的低频降噪能力拉到了新高度。
谷歌 引力波 ligo 谷歌deepmind deepmin 2025-09-13 14:25 7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震撼的十周年答卷。在引力波探测技术发展十年后,这个多国合作项目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捕获了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不仅以99.999%的置信度验证了斯蒂芬·霍金的著名黑洞面积定理,同时还确认了罗伊·克尔在1963年
引力波的传播机制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预言之一,其本质是加速运动的大质量天体扰动时空几何结构产生的波动。以下是基于观测与理论的详细解释:
国际移民组织(IOM)在其2024年报告中阐述了(高技术)移民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知识技能传播、多元包容性文化建构等多方面的贡献。整体来看,在国家、机构、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迁徙过程中,收益并非是单项的,(高技术)移民的目的国或机构与来源地同样获益。经济合
国际移民组织(IOM)在其2024年报告中阐述了(高技术)移民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知识技能传播、多元包容性文化建构等多方面的贡献。整体来看,在国家、机构、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迁徙过程中,收益并非是单项的,(高技术)移民的目的国或机构与来源地同样获益。经济合